中新社九江11月17日电 题:候鸟带来“生态流量” 多地发展“观鸟+”融合业态
作者 朱莹
正值候鸟迁徙高峰期,地处鄱阳湖腹地的“候鸟小镇”江西九江市吴城镇,草洲青绿、芦荻泛黄,白枕鹤群掠湖而起,数名观鸟爱好者摁下快门。
依托候鸟带来的“生态流量”,中国多地从单一观鸟向多元化消费场景延伸,“观鸟+旅游”“观鸟+研学”“观鸟导游”等新兴业态正加速形成。
中国中部省份江西地处“东亚—澳大利西亚”候鸟迁徙通道上,这是全球九大候鸟迁徙通道之一。
在江西遂川县千年鸟道山区,沿着蜿蜒山路前行,隐藏在山间的农家乐和民宿正迎来一批批观鸟爱好者。“自从发展了观鸟旅游,我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。”营盘圩乡客家云海民宿负责人曾发说,今年旺季,他的民宿每天爆满,收入同比增长60%。
为助力“观鸟经济”发展,遂川县形成“观鸟—科普—旅游休闲”旅游发展模式,发展出200多家农家乐、民宿,带动参与其中的村民年均增收约3万元(人民币,下同),观鸟经济带动相关林下经济年营业收入突破3000万元。
吴城候鸟小镇今年则推出“观鸟研学之旅”路线,该小镇旅游运营管理公司运营经理谢红燕介绍,当地打造了狮子山观鸟点、航天科普馆、星空世界等,并设置亲子、情侣出游套餐,提升游客体验感。
定制化、个性化观鸟游方兴未艾。在福建明溪县、云南西双版纳、安徽黄山、江西上饶等地,催生观鸟向导、观鸟送餐等新业态。
来自婺源县的职业“鸟导”余鹏海说,他已接到5个冬季观鸟团的预约,“‘鸟导’的职责是带领游客辨鸟、观鸟、拍鸟,这些年来我共接待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鸟爱好者。”
官方数据显示,依托新业态,上饶婺源县、余干县等地2024年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,创造经济效益超1亿元。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周建文说,近年来,江西大力发展观鸟经济,吸引了海内外游客观鸟、采摘、研学、摄影,让生态流量变“留”量,助推了区域旅游经济加速发展。
观鸟经济如何“飞”得更远?在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余志标看来,观鸟时要注意保护野生鸟类的栖息地,并建立观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、培育专业“鸟导”队伍、探索观鸟导游资格认证制度等。(完)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国际最新研究:文艺复兴“古典大师”油画或加入蛋黄等蛋白质32048
- 2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:将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开全方位合作26909
- 3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广西交流会暨“八桂侨乡行”活动启幕25933
- 4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11月17日将开标 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20465
- 5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19748
- 6全球变暖如何影响喜马拉雅冰湖?科学家发现过去20年冰损失被低估27亿吨17287
- 7蛋价走高不是产蛋鸡不足14523
- 8遇见你丨“3元理发店” 19年不涨价 唐奶奶一个承诺必守终生13011
- 9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首站将启 13国百余名运动员同场竞技12074
- 10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 安徽印发“40条”优化税收营商环境12045






